这几日体育界最关注的话题无疑是即将召开的在杭州即将开幕的第19届亚运会,不过这件体育界的盛事在很多老百姓的心中却“淡化”了许多,大家在也没有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1990年北京亚运会有那样急切和期盼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呢?
1、频繁的国际赛事已让大众失去了新鲜感。
自从1990年北京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后,民众就在期盼什么时候能否举办奥运会,于是国家也审时度势,从改革的大局出发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计划,不过最终折戟沉沙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澳大利亚,这更加激发了民众的愿望。于是在1998年2月我们正式提出申办2008年奥运会,关于这次申办有国外媒体对我国做过一次民调,支持率高达99%,这充分说明了大家对奥运会的渴望,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我们举办了一届史无前例,高规格、高质量的奥运会。
不过也从那个时候起,民众对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愿望逐渐降低,2010年广州成功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不过此时大家的关注度已经有所降低,尽管相关机构公布支持率高达98%,不过这只是仅限于广州市范围所做的调查而已。
随后我国先后举办了军运会、大运会和冬奥会,尽管北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冬奥会的举办曾经让国内一度掀起了“冬奥热”,不过却很难与2008年奥运会的关注度同日而语。
更为显著的是不久前在成都举办的大运会无论从规格、参赛国家、民众热情来看明显都不能与之前我国举办的体育赛事相提并论,甚至连类似美国这样的世界体育强国竟然仅拿到1枚金牌。而奖牌榜三甲位置被亚洲国家牢牢占据,因此也被一些网友戏谑本届大运会纯粹就是“翻版”的亚运会。
2、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众的关注度发生了转移。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目的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凝聚力。不过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民众在经历了这项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赛事后,热度逐渐降了下来,毕竟之前没有得到,心中总有一种渴望和追求,现在终于亲眼看到这项重要赛事在家门口成功举办,也有无欲无求了,对于举办其他体育项目的兴趣也有所减弱,逐渐将精力转移到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上来。因此这次在杭州拿到举办亚运会的申办权后已经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换之关心的是“巨额投资下,能不能收回成本”?毕竟承办亚运会可是要花钱的,而参考之前各国举办影响力更大的奥运会,没有一次不超支的,要知道这可都是纳税人的钱那。
举办一场亚运会能够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很多人考虑的问题,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民众对于各项活动已经变得理智起来。再也没有原来那种不顾一切,火热火爆的心理了,这也说明大家已经早已没有上世纪90年代那种自卑感,换之成为了自豪感,正是由于自信力的提升才造就大家更务实、更实际,爱好也更广泛,已经不再钟情于某一项体育盛会,而是根据自我爱好,去选择一些自己钟情的娱乐活动。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维也在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从1991年北京亚运会时的全民热情澎湃到如今杭州亚运会的润物无声,中国也从最初的改革开放“浅水区”进入了“深水区”。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不过中华大地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也从最初的狂热变得理智,也从最初单一的思维变成多元化发展,但并不妨碍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和历史地位,只不过是因为时代发展,这些综合体育赛事被其他文化冲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