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二战中的死亡幽灵,苏联女狙击手莎妮娜,其实是一个战争受害者》中,记译君提到了莎妮娜的日记,并认为这是她最珍贵的历史遗产。所以。在今天这篇文章里,记译君想和大家分享另外一本二战时期著名日记——《安妮日记》的一些故事。
序言:开卷有益因为曾入选过中学课文,所以想必很多人都对《安妮日记》以及作者安妮·弗兰克有些印象,有些人甚至是印象深刻,比如说记译君。所以。这段时间里,一直宅在家中的记译君,一有时间就会重新翻阅一下《安妮日记》,以及一本外版的安妮传记——《安妮·弗兰克》。
正所谓开卷有益,这不,在读日记和传记的过程中,记译君就发现了一些与《安妮日记》和二战的历史小事实。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记译君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感谢梅普·吉斯记译君觉得,时隔73年后(《安妮日记》出版于1947年),依然能够读到一个小女孩写于1941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的日记,仿佛身临其境地了解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月里,一个德裔犹太小女孩(指安妮)和她的家人,以及他们家的“邻居”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我们是幸运的。而幸运的我们,需要感谢三个人
毋庸置疑,我们首先要感谢的是作者安妮·弗兰克,如果不是她怀揣着一个作家梦,在二战阴霾的笼罩下,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里依然坚持写日记,我们又怎么能看到它呢。接下来,记译君觉得,我们需要感谢的人就是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了。作为家中唯一的幸存者,正是在忍着巨大的悲痛,一页一页地读完了自己女儿的日记,并决定将之出版的。如果没有他的决定,或许安妮的日记本会一直躺在一个角落蒙尘吧。
说完了这两个人后,记译君更想说的其实是第三个人——梅普·吉斯。她是安妮父亲的朋友,安妮的阿姨。安妮一家能够逃脱德国人的追捕,在荷兰一躲就是三年,梅普·吉斯功不可没。而且,在躲避“隐居”时,又是她经常去探望安妮一家,给他们送去慰藉的。最后,当安妮一家因为外人的告密被捕后,又是她,从安妮的藏身之所,发现了她的日记本,并珍而重之地保存了起来。
记译君想,在收起这本日记时。米普·吉斯可能是想等同盟国击败德国,二战顺利结束,安妮走出“牢笼”后,她再把这本对一个小女孩来说视若珍宝的日记本还给那个可爱的孩子吧。可惜,她的希望落空了。在二战的战火即将熄灭时,安妮的生命之火却先熄灭了。所以。最后,在面对弗兰克一家最后的幸存者——奥托·弗兰克时,她只能把这本日记转交给了他——安妮的父亲,希望这本日记可以安慰一个受伤的父亲的心灵。
都怪这该死的二战在这次重读《安妮日记》时,或许是年岁渐长(又或者说是毕竟年纪大了【捂脸】),所以。记译君注意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
首先,记译君在这次重读时发现,原来不仅安妮有写日记的习惯,她的姐姐同样也有这样的好习惯啊。也就是说,除了《安妮日记》外,实际上还存在着一本《玛格特日记》(安妮的姐姐名叫玛格特·弗兰克)。不过,直到今日,我们依然没有发现安妮姐姐的日记本。记译君觉得,或许以后我们也很难发现它了,很有可能,它已经彻彻底底地消失于二战的战火之中了。与此同时,战争吞噬的,还有安妮姐妹与几千万的生命。
接着,在这次重读中,记译君才发现,原来在进入她们那个隐藏之家前,安妮的姐姐曾经接到过当政的德国当局的通知——通知她的父亲前往劳动营报道。说是劳动营,但了解德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那里其实就是人间地狱。
正是因为当时德国当局的迫害,安妮一家才不得不抛弃家业,躲进他们的“隐藏之家”里。记译君想,安妮一家的遭遇,想必是二战时期成千上万人的一个缩影吧。感谢《安妮日记》,让我们可以如此直观地看到战火下普通人的生活一角。
虽然因为躲藏而被迫“宅”起来的日子是枯燥的,但是,记译君也发现,在这两年零35天里,安妮一直心怀希望。从日记中,记译君发现,安妮一直希望战争赶紧结束,然后她要赶紧返回学校学习。
在日记里,她畅想着自己先在巴黎学习一年,再到伦敦学习一年。她要学习自己喜欢的艺术史,学习各种语言,争取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以便于与各个国家的人顺畅地交流。在1944年5月11日(星期四)的日记中,安妮更是写道:“我希望做一名记者,写很多很多的东西,争取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
当时,捧着一本《安妮日记》的记译君想对几十年前的安妮说:“安妮,你的日记已经证明,你的确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是,紧接着,思绪停不下来的记译君,突然再次极度地厌恶起战争来。如果没有德国发起的二战,安妮需要藏起来吗?如果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并顺利长大成人,我们是不是可以读到安妮更多的作品呢?
可是历史无法改变,也无法假设,最终,记译君只能合上书本,掩卷长叹:都怪这该死的二战!
来UC,看女神在发光,读者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安妮和《安妮日记》呢?欢迎点击加【关注】,留言参与讨论哦!
以上就是读安妮日记 意甲的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