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暑,夏季也就只剩下一个小尾巴了,不过就算到了立秋,高温依然会延续。在很多地方来说,等到10月份才能算得上凉爽。气温高时,要选择合适的目标鱼,因为鱼的种类不同,耐高温的能力不同。相对于底层鱼类来说,凡是中上层鱼类都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而且会气温越高,所在水层越浅的特点。如果说什么大鱼最好钓,非鲢鳙莫属。很多地方不给钓鲢鳙,本质上就是这种鱼实在太好钓。
一、饵料
鲢鳙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滤食性”,主要食物是水中细小的藻类以及浮游生物。进食是通过“喝水”的方式,过滤水中的这些细小食物。别看食物异常细小,但是鲢鳙可是淡水鱼中生长最快的一种鱼类。因为在气温高的季节时,水中的藻类异常丰富,每次呼吸都好像是在吃饭一样。淡水鱼中进食比较有特色的还有黄尾鲴,这种鱼类喜欢进食水底的青苔和藻类,会用富含角质的上嘴唇把藻类刮下来吃掉。至于其他的鱼类,吞或者吸,本质上没啥区别,无非是长大口腔形成负压,把食物吸进去而已。
所以垂钓鲢鳙时,饵料很关键,精髓就在于雾化。很多钓友以为酸臭的饵料更适合钓鲢鳙,其实味道只是其次,在实际垂钓中,饵料雾化好,不管什么味型,一定会出现闹鲢鳙的情况。所以说钓鲢鳙,只要饵料比重轻、雾化好,不管什么味型都可以钓到鲢鳙。比重轻的饵料,基本都是细分状的,这样的饵料入水之后雾化,会停在某个水层很久,这样才会有更好的聚鲢鳙的效果。钓鲢鳙时,可以在饵料中增加一些“白粉”,窝点会形成雾蒙蒙的一大片,这样对吸引鲢鳙进窝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二、子线
根据鲢鳙的觅食特点,我们大致就知道鲢鳙是怎么被钓到的。绝对不是正常的“吃钩”,被钓到可以说全是“以外”。其实不管什么钓法,在钓鲢鳙的思路上都是完全一样的。让鱼钩在悬浮的小颗粒之中,当鲢鳙进窝之后大口过滤食物,这个过程中就会把鱼钩也喝入口中,这样鲢鳙就被钓到了。如何确保鱼钩刚好在雾化层?就需要注意2个要点,一是上钩挂饵,而且钩间距要大,上钩饵料雾化会缓慢下沉,刚好让下钩在雾化层中。二是钩间距的大小,通常建议半个鱼头大小。如果饵料比重稍大,风力稍大,还可以适当再增加钩间距的大小。
鲢鳙虽然体型大,但是另类的进食特点,导致了漂相其实并不明显,往往都是小顿口、小停顿较多。这也说明了鲢鳙滤食的动作力度不大,如何让鲢鳙在过滤食物时,鱼钩、子线更好入口,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首先子线要柔软,尼龙线稍粗一些一定会比较硬,若果如果钓体型较大的鲢鳙,建议使用PE线,这种线虽然吸水之后稍重,但是更加柔软。其次鱼钩的轻重也很重要,但是鲢鳙的嘴巴很大。不可能使用小钩,再加上鲢鳙体型大,使用细条的鱼钩也不合适,所以野钓鲢鳙时,更建议使用不粗不细的鱼钩。虽然是个小小的细节,但是会让鱼钩更容易被鲢鳙喝入口中,很大的提升了中鱼率。
鲢鳙是中上层鱼类,高温时处于浅水层,但是不喜欢浅水区域,一般是钓深水区域的浅水层,所以选择钓位时,钓点必须确保一定的深度。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