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0年12月14日,28岁又338天的安迪·菲利普拿到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三双(17分、10篮板、10助攻)开始。到69年后维斯布鲁克拿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完善、准确判断标准后记载的20+20+20,三双就同胯下运球、crossover、no look pass、单手投篮等创举一样,在篮球的世界生根发芽,伴随着现代篮球的发展与革新。
在NBA的上古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限制,数据统计长期处于混乱与模糊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NBA只有得分、篮板、助攻三项数据的统计,到1973-74赛季开始,才加入了盖帽与抢断的数据统计。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由于没有统一的数据统计标准,导致所得的最终数据准确性较低,也不具备太高的可靠性。许多记录员的职业素养也并不高,时常会受到情绪、好恶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直到86-87赛季开始,NBA才有了统一的数据采集、归纳、存储流程,对于如何判定一次助攻、盖帽或抢断等技术统计联盟也形成了共识,有了可以依据的标准。故此,本文依据可靠原则,从1986-87赛季的三双数据开始说起。
首先要明确的是,单赛季三双数量,与当赛季联盟场均回合数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5项基本良性数据中,无论是容易得到的得分、篮板、助攻还是稍难些的盖帽、抢断,都出自一个个最基本的攻防回合中。所以在场均回合数高的赛季,三双的次数必定水涨船高。由下图可以看出,二者的变化曲线几乎是两条完全一样的图形。
NBA各赛季场均回合数与三双次数简图
接下来我们所讲述的内容,都会与这两条曲线息息相关。
近代三双由于数据准确性的缘故,我们暂且抛开远古时期的张伯伦、奥斯卡·罗伯特森、拉塞尔们不谈,近代篮球的第一个三双盛世则诞生在八十年代的黄绿大战时期和九十年代初的1986-1993赛季。由于湖人的show time旋风席卷全美,整个NBA的回合节奏都为之加快。这一时期,拉里·伯德与魔术师约翰逊成为了近代三双史上的第一对枭雄。与当时其他的后卫球员相比,魔术师约翰逊就像是五十年代的乔治·麦肯、六十年代的威尔特·张伯伦与奥斯卡·罗伯特森,有着领先于历史的技术、身高与身体素质。六尺九寸的身高给了他卓越的球场视野与篮板能力,也让魔术师成为了历史上最全面的球员之一。这种如同未来球员一样的穿越感,帮助魔术师垄断了从1987-1991多个赛季的三双。
三双爱好者魔术师约翰逊
在那几个赛季中,约翰逊大约占据了整个NBA当赛季三双榜单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这在习惯了威少表演的我们看来是司空见惯,但是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下一个能够对NBA的三双榜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还是十几年后的贾森·基德。值得一提的是,进入联盟不久的乔丹也在八十年代末的三双榜上小小的惊艳了一把,但是总数最终不敌魔术师。除此之外,还有初代巴克利、马克·杰克逊、德雷克斯勒等一干好手也是榜上有名。
大卫·罗宾逊引领了内线的崛起
自93-94赛季开始,由于1984年前后先后进入联盟的一批优秀中锋人才的成熟,NBA正式进入了中锋时代。这一时段以1993-94赛季大卫罗宾逊以中锋身份夺得联盟三双王为起始标志,至2003-04赛季前后结束。在这近十年的历史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中锋崛起、球队越来越多的以内线人才作为核心,直接导致比赛节奏降速、回合数减少;同时,较历年而言,随着重要性的提升与球权的集中,内线球员在这一时段的三双数据出现增长,也是1986赛季至今内线球员三双数量占比最大的一段时期。但是即便如此,由于乔丹接班人格兰特希尔的横空出世,依然有大量的三双数量被外线球员占据。这也说明了,由于靠近篮筐的位置过近,中锋们在三双争夺战中有着天然的劣势——取得得分、篮板、助攻版的三双显然比中锋们常见的得分、篮板、盖帽搭配要容易得多。
外线球员始终在三双上占据着主动
变革前夜以2003-04赛季基德重夺联盟三双王为标志,三双的历史发展阶段来到了一个新的拐点。在此之前,三双的取得靠的是异于常人的身体素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显著特点是敦实,大屁股、大吨位、大骨架,如约翰逊、巴克利、马克·杰克逊都在这个行列中;90年代中之后,随着营养、训练等学科的进步,跑跳运动能力强的球员们成为了三双常客,如乔丹、大卫·罗宾逊、希尔等,无不是能飞善跳,飞天遁地的天才。换而言之,头二十年的三双——无论哪种——更主要靠的是身体。
贾森基德
但是,在2003-04赛季之后,NBA的三双逐渐拥有了现代篮球的特点,提速成为了三双越来越多的第一个条件。在新泽西的基德、在太阳的德安东尼与纳什和马里昂、在小牛与回到勇士的老尼尔森,不约而同的在美洲大陆的东西两侧引领着现代篮球的变革。近些年来越喊越响的小球时代、快打旋风,事实上就是从篮网、太阳和小牛先后进入分区决赛或总决赛、马里昂出任大前锋、勇士黑八开始的。同时兼具速度、技巧与全面性的基德成为了新一代控卫的奠基人,在他之后,全能技巧兼具爆炸身体的超级后卫的种子在全联盟开花结果、层出不穷(罗斯、沃尔、欧文、利拉德、维斯布鲁克们)。我们要表述的新一代三双的特点便是,由于教练们喜欢的快节奏。使得球权不得不大量集中于控卫手中,而集中球权给控卫的最好起手便是内线卡位挡人、控卫直接收篮板推反击(我们现在看的维斯布鲁克、哈登都是这个路子),加上控卫本身自带的组织属性,这样一来拿下三双的几率便大大增长。
在05-06赛季,取消了“No-handcheck”的NBA更是进一步成就了外线球员,基德也在这个赛季蝉联了三双之王大位。
小球旋风的另一个特点,是球员位置的上下摇摆,这其中最初又以2、3号位与3、4号位之间的摇摆为最多。受乔丹的影响,许多小前锋向下摇摆到得分后卫位置,比如卡特、麦迪,但是在三双届没有成为主流。真正将前锋位置在三双届发扬光大的是3、4号位摇摆人,也就是锋线摇摆人。自2006年开始,前锋们开始真正在三双榜单中崭露头角,以先驱马里昂、中生代詹姆斯、安东尼、约什·史密斯、格兰杰、杰拉德·华莱士、乔·约翰逊以及后来的杜兰特、盖伊等人为代表,锋线们在联盟兴起了一阵腥风血雨。这其中,阵容缩小、前锋的全能属性与一批优秀的前锋球员相继进入联盟二者之间相互成就,促进了NBA的提速,也写就了一段佳话。
这一段时期开始,联盟的攻防节奏开始再次加快,回合数开始缓慢提升,成为了小球旋风的序幕与前奏。
走向现代化现代化三双真正开始出现是2011-12赛季。那个赛季迈阿密热火以4号位出身的波什顶上中锋、3号位出身的詹姆斯顶上了4号位,韦德、巴蒂尔一干人2/3/4号位轮着扛。不仅用天雷地火的反击、固若金汤的防线拿下了总冠军,还在不经意间提出了三双爆发的第二个条件:位置模糊。早年莱利曾预言,未来篮球,一定是5个两米出头左右球员的运动。莱利亲手用手下的热火队开启了自己当年预言的兑现之路。
拿下冠军的热火彻底开启了小球风暴
从热火的一大四小开始,全联盟都开始了阵容缩小的实验,勇士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以五小出战,终于将小球盛世推上了巅峰。
除去2011-12缩水赛季以外,之后的赛季三双数量水涨船高。从12-13赛季开始,一年一个脚印,逐渐从42次、46次飙升至75次、117次、108次直至本赛季的127次。也出现了威少惊为天人的连续三个赛季场均三双、哈登的60+三双、威少的20+20+20等壮举。这一阶段期间,由于斯蒂芬森和追梦格林在各自球队中扮演的特殊地位,导致锋卫摇摆人们的三双数量出现了上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BBR网站要把格林归位锋卫摇摆人)。
要说明的是,从威少的场均三双开始,我们好像觉得正处于一个数据通货膨胀的年代,其实并非如此。事实上,与上世纪60年代的动辄场均50+20、20盖帽、连续25+篮板等数据相比,近几赛季的数据含金量不知高出多少。在数据最爆炸的59-62赛季,NBA的场均回合数分别是惊人的126.1、127.7、126.2(本赛季仅100)。如果按照这个回合数来这算,阿德托昆博本赛季的场均数据将达到35分、16个篮板。数据的爆炸性,是由于规则的变化、进攻节奏的加快以及球员本身的技术不断完善而导致的;是由于数据本身的质量在增加,而不是因为防守质量的下降。
尾声简而言之,自1986年起,33年内三双的发展以2003-04赛季为分割,将三双可以划分为身体素质首要、技战术次要与技战术首要、身体素质次要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在第一阶段,可划分为以魔术师们为代表的大骨架、大屁股派与以希尔、乔丹为代表的轻盈飘逸派;在第二阶段的前8年(2003-2011),联盟演先后变出了提速与位置摇摆两个大前提条件,并且在后8年(2011-2019)完美融合,促成了现在的三双盛世。
三双的大量出现,必然伴随着球权集中程度高这个先天条件与攻防节奏快、位置摇摆球员全能这两个后天条件。在联盟的三双代代进化的背后,其实就是一部NBA的小球阵容演变史。
以上就是nba三双条件的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