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森林狼打骑士,裁判很抢戏,对森林狼的几次非常值得商榷的判罚,直接影响了比赛的走向,惹得法国彦祖当场发飙,情急之下做出数钱手势,联盟予以一纸十万美元的罚单作为回应。哨子一响,黄金万两,创收和惩戒,两不耽误。
戈贝尔这个易怒体质的犟种,受了点儿刺激,就要把事实匆匆宣之于口。他提到了菠菜,他质疑了裁判的判罚水平,他还声情并茂地配合着做出了数钱的手势,总之,什么敏感说什么,什么禁忌做什么,主打一个逆反。"哨爷"瞎吹的事虽在NBA屡见不鲜,但不一定非要赖上菠菜不可,笃定是他们影响了裁判们的吹罚,实际上在这个商业联盟里,但凡牵涉到利益关系,裁判们的哨子从来就没公正过,例子不胜枚举。只是在菠菜合法化之后,在竞技和利益之间,裁判们的倾向性越来越向一方倾斜得更加明显,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大家心照不宣罢了。裁判肯定会犯错,但联盟的意思是,就算他们错了,也不是谁都可以对他们口诛笔伐的,为了维护裁判这个群体的威信,向来不允许有批评裁判的声音存在,在这件事上,联盟绝对做到了一视同仁。纵观历史,但凡有忤逆者,格杀勿论,不管你是球员是教练还是老板,就是要警戒大家,逞一时口舌之快,是要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滴。通常罚钱是最主要的惩处方式,但对戈贝尔这样的富豪而言,区区十万刀,不值一提,但问题是,按照过往惯例,戈贝尔这种犯规情节"市场价"大约在2.5万至5万刀,如今开出十万罚单,很难不让人产生一种"联盟被戈贝尔刺疼到气急败坏"的臆想。所以十万的罚单一下来,球迷都觉得,嚯,赶上了,从来没见过罚这么多钱的冤大头,其实他们有所不知,之前独行侠前老板库班同样是喷口水却交了50万的罚款。2020年因为一场比赛自己的球队吃了裁判的亏,库班在社交媒体上大骂裁判。骂完裁判骂联盟,说NBA过去二十年都是这样的烂事儿,然后他申请按他的要求重新比赛,联盟一番调查后,驳回重赛要求,并对其课以50万美刀的处罚。说你作为老板,这么干影响力太坏了,并致函其他球队老板,要求他们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别学刺头,但"刺头"库班根本不以为意,隔几日,故意穿着印满货币符号的T恤现身球馆,是挑衅,也是抗议。是不是库班比戈贝尔赚的多,所以有钱就多罚,没钱就少罚?到底判罚的标准是怎么量化的呢?又是谁来判定这一切的?关于NBA的惩罚机制以及罚款流向,我们可以从资深NBA专栏作家本加里佛发表在Sports Illustrated上的文章一探究竟。通常一名球员球场上犯了错,第一时间会被一个叫作NBA纪律委员会的组织联系上了解事情原委。NBA纪律委员会什么来头?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监管部门",但它绝非人浮于事的清水衙门,尽管不太为人熟知,却掌握着球员和教练们的生杀大权。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个组织的五名成员的构成非同小可,其中三名有投票权,另外两名没有投票权。有投票权的成员包括联盟高级副总裁、一名前任NBA主教练和一名前任NBA球员;没有投票权的成员包括一名联盟律师和一名联盟官员。最重要的是这五位成员均由NBA总裁钦点。球员和教练是纪律委员会的重点观察对象。他们的职责包括对球员和教练员的行为进行调查,听取证人证言,评估证据,并根据情况做出适当的处罚决定,比如罚款、禁赛。库班作为老板虽然不是纪律委员会的观察对象,但对NBA从业人员场上场下的评论,也有类似组织给予监管。最让球员苦恼的是,为了追求效率(因为赛程密集。必须在球员母队的下一场比赛之前给出判罚结果,来决定该球员能不能上场),NBA经常只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然后在第二天甚至更早把通告发出去,所以很难细致地案例分析,球员常常会被这种粗犷式处罚弄得暴跳如雷。
纪律委员会虽然严格,但也不是一点人情不讲。根据是否初犯或态度是否良好,也可以对球员酌情考虑是否从轻发落,这方面可体现在罚款金额上,本加里佛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了罚款的大致价码:
比如初犯和积极认错的一般罚1.5万刀。考虑底层球员收入微博,一般也不会重罚,因为动辄万把刀的罚款占据底层球员薪水很大比例,所以也有球队大哥义薄云天替小弟交罚款。如果对裁判不敬的是球队主力,则价码2.5万刀起步。如果是惯犯且屡教不改者,比如恶棍马特巴恩斯、拉希德华莱士这种技术犯规大户和纪律委员会的重点观察对象,起步价至少5万刀,高无上限。
处罚最严重的当属打架斗殴一类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比如2017年秋天的一场季前赛中,还在开拓打球的C.J.麦科勒姆因为擅自离开替补席被联盟重罚了17万刀,附赠禁赛一场。麦科勒姆颇有微词,季前赛而已,何必这么认真,但也无可奈何,因为最终解释权始终归联盟所有。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