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5凯尔特人VS火箭 | 绿军攻防的细节修正,火箭理想的建队模板

来源:哇哈体育 2023-06-11 07:55:20 篮球资讯

凯尔特人VS火箭是一组实力相差较大,但你感觉会莫名其妙阴沟翻船的比赛,一方面是因为本赛季凯尔特人面对实力差一些的对手会主动降强度,节省体力;另一方面火箭这支球队处在天赋积攒足够但还没成熟体系释放天赋的阶段,这类球队的特点就是疯起来压不住、垃起来托不住。

昨天风风火火地干掉公牛,今天火箭还是有一些状态波动的,加上凯尔特人这场比赛也没有拿出足够的专注度,最终变成了一场技术含量不高,但场面上还是挺好看的“表演赛”。

从技术角度讲,这两队都不应该扔这么多三分,尤其是火箭,拥有弹射起步的后场双枪,在应对凯尔特人无限换防时,可以有更多机会抓错位冲击内线。今天在有限回合的格林/小波特对上伙夫塔图姆时,两个人基本一步就能过掉防守人。可惜这种回合比例太少,背靠背的他们还是更愿意在三分线上做简单终结。

凯尔特人比起背靠背的火箭,比赛专注度还要更差一些,那哥俩一共扔了31记三分,快赶上其他球队的整队出手了,一副打完赶紧收工的态度。放在两年前,这种出手分布,你可以合理怀疑这俩买了。

好在这场局势控制还可以,不管对方以什么方式得分,场上几个人都会以相同方式回应,收官阶段一波紧逼顺利地把胜利攥在手里。

影响胜负的几个关键因素:

(1)凯尔特人本场依然是无限换防,不惧把霍福德直接暴露给双枪。霍福德也是往后踩半步给了投篮空间,结果就是格林大量的三分打铁… …

其实以两人的脚步差距,生突也行的… …

(2)换防之后,篮下随便是谁,都接下神棍这组错位。凯尔特人今天适时地夹击、协防骚扰,加上神棍背靠背确实也不兴奋,整场基本没打出存在感。当神棍无法化身“小约基奇”,火箭就会变成纯粹的双枪单挑型的球队,防守也会变得相对容易。

神棍今天没有搞定防守错位,撼动不了凯尔特人既定的防守策略,是火箭失利的主要原因。

(3)火箭的早攻是真的早,连摄像机都跟不上,今天凯尔特人被耍了无数遍,不愧是弹射起步的球队。

(4)罗威替换霍福德是真正拉开差距的时间段。同样的换防体系,罗威可以提供更多的协防和更快的补防,火箭球员无时不刻不在担心“黑旋风”遮天蔽日般袭来。

有很多回合,持球人甚至不敢找罗威的挡拆,放着罗威舒服地坐阵篮下… …


本场比赛的整体攻防其实都不是最佳水准,尤其进攻,打得相对简单,甚至有点“敷衍了事”... ...我们主要针对一些细节做分析。

1.防守端的一些新变化

最近防守端改用换防体系,排除掉大部分“看脸因素”之后(尼凯这种非酋不可能有欧气的,看脸游戏不适合尼凯),防守端还是有提升的。至少以霍福德的换防能力来说,换防之后被暴击的概率要比沉退后被中距离大空位暴击的概率要低很多。

至于为什么近来换防的比例大幅度攀升,主要还是因为罗威的回来,可以保持整场的换防策略。如果之前伙夫在场守换防&科内特在场守沉退,频繁的策略切换容易出现沟通错误。

这个问题在最近的森林狼身上表现得最明显,戈贝尔在场的时候守沉退策略,戈贝尔下场又沿用上赛季的延误夹击策略,防守策略的来回切换搞得华子这些人频繁地防守沟通失误。有兴趣的可以去看几场狼队的球就明白伙夫最近防守端的变化原因了。

在伙夫/罗威可以提供高质量大防小的前提下(也许伙夫的防小已经没那么优秀了… …),需要担心的只有内线的小防大。上篇文章提过,相比于赛季初斯马特在篮下守中锋,近阶段塔图姆等锋线守中锋的频率更高一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变化是本场比较明显的,当神棍低位拿球,会有协防人立马上来寻求抢断的机会,如果没有形成断球或者失误,则在干扰之后迅速回守自己的防守人。

这种策略相较于赛季初斯马特生扛内线的“被动式”防守,更具有“主动性”的味道。篮下小防大的错位更像是预先设置好的“陷阱”,一旦球真的到了这个陷阱内,机关立刻就会被触动,包夹/协防/延误,有什么用什么,一通闷棍。

近期一直用的换防策略,霍福德远离篮筐,但篮下其实也没被大规模暴击,归根结底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话说回来,前面守了那么多场沉退,篮下该被别人爆还是拦不住,篮板该丢还是丢… …

换防体系相较于前面的防守策略,需要更加快的轮转速度,和防守积极性,相对而言也更耗体力。

不过今天防守端也就是针对神棍这块做得还不错,上线的防守松得跟棉腰裤一样,随随便便就让人破了。

也防不住火箭的早攻,你这边刚扣一个,还在傻乐呢,那边已经上篮命中了… …

2.距离罗威完全融入又进了一步

罗威回来的这几场,身体状态可以看出来没啥问题,比赛的节奏基本也适应得差不多了,尤其这场攻防两端展示的活力,基本跟上赛季无异。

双探花合砍70+这种小事已经不足以让球迷兴奋了,常规操作,罗威才是本场最让人欣喜的人。

先说说进攻端吧,罗威回来之前,凯尔特人是打挡拆最少的几支球队之一,在5外的支撑下,挡拆不是必选项。落到这场比赛上,首发阵容其实用挡拆的比例也不高。

而在罗威上场之后,挡拆的比例激增,一方面是因为罗威不是空间点,他的进攻价值还是挡拆&顺下;另一方面罗威的挡拆质量是真的高,能把追防的人挡到更衣室… …

塔图姆生涯初期的成长主要就是依赖挡拆给他提供先手的突破空间or投篮空间。虽然本赛季因为空间的改善,进一步提升了他的进攻效率,但在罗威回来、空间降级的情况下,他依然可以依靠挡拆保证自己进攻效率不下滑。

至于罗威会不会让整体进攻效率降级,这个问题在连胜期间一直讨论,现在其实已经没有太多讨论余地了。

因为在罗威回来之前,进攻效率已经下滑了… …

凯尔特人整队带善人,为罗威复出做足了功课啊… …

就是功课做得太足了,差点六连败… …

塔子你就是这么欢迎小弟归来的?

G35凯尔特人VS火箭 | 绿军攻防的细节修正,火箭理想的建队模板(1)

这波罗威的归来,没准啊,不但不是影响进攻的罪魁祸首,还是稳定进攻端的良方之一。

从进攻四要素的角度讲,赛季初的进攻效率主要依靠高得离谱的有效命中率&低失误率,罚球跟前场篮板都是短板,这种分布很难说能一直保持。罗威回来之后,在前板方面有了巨大提升,最近已经从30名提升到24名。

落到实际赛场上,罗威的顺下让凯尔特人的战术更加立体,更具有纵向的延展性,在你三分不准的时候,至少多了一项打到篮下的选择,更别说拨出来的前场篮板给射手的心理稳定又上了一道保险。

还有一点,罗威其实是有一定的策应能力的,他的篮球天赋除了封盖AD,还体现在很多灵光乍现的策应传球。在以前的体系里,他只需要给双探花做好挡拆就行;在这赛季的体系里,他的策应能力没准可以被进一步挖掘。

如果他未来成为一名能挡拆顺下,能上线策应,能篮下终结,还能提供覆盖半场的协防范围的球员。

什么五外,狗屎。

3.超级得分手建队的逻辑

这两支球队都是以得分手建队的,跟近年来大热的持球核心队伍相比,有点非主流。在几种建队模型里,得分手建队的难度可能是相对而言比较高的。

以凯尔特人为例,围绕在塔图姆身边的几个必选项:

(1)能提供组织串联的优质组织者,弥补得分核心的组织方面的不足

(2)内线的多面手,可以提供上线策应,低位终结,错位惩戒等等一些列功能… …你的得分核心功能越是单一,对这种功能性内线在战术衔接段的要求就越高

(3)多个持球手分担进攻开发&终结的压力

经历过失意的20-21赛季之后,凯尔特人迎回了伙夫,同时斯马特真正坐阵1号位,变成凯尔特人近几年最纯粹的控卫,加上杰伦、小白、罗威等人,塔图姆身边拼凑了足够的争冠要素,最终晋级总决赛,距离成功也只差一小步。

而以同样有超级得分手潜质的杰伦格林为核心的火箭队呢?

他们拥有一个全能内线的好苗子,也有史密斯、伊森、小波特等一众优质拼图,缺的不过是一个好的组织者,真正把这些优质球员串联在一起,围绕在格林身边。

所以相比于天赋高到未知,没有模板,同样有更高几率养坏的独角兽文班亚马,

有着罗斯般切入脚步和保罗般球场视野的亨德森,没准更加适合火箭的体系构建。

毕竟,对于真正想争冠的球队,

选中最强的人不是目的,

打造最强的团队才是目的。